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能源专家 > 节能管理

岳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4-14 10:58|栏目: 节能管理 |浏览次数:

岳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岳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现将《岳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岳阳市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岳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低碳绿色转型,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22〕19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全力推进“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秉承系统观念,以全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核心目标,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助力建设绿色高质量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进程取得一定进展。“化工围江”难题持续化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能级跃升初具成效,工业企业用能效率稳步提升,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煤炭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新增130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5%以上,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700万立方米。

到2030年,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结构优化取得较大进展。主导产业全面完成绿色提质升级,低碳新兴战略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先进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样板逐渐成形。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力争达400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在45%以上,森林蓄积量力争达3300万立方米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推动优势现代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现有基础优势,依托石化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控炼、减油、增化”及原料轻质化行动。促进产业链协同互补,以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等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高品质航油和C3、C4化工原料生产,带动绿色高效催化剂、特种醇、特种酚和双氧水等相关下游产业高速辐射增长,推动产业集群及产业链与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石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围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能源等新型石化产品,重点支持“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亚洲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催化剂生产研发基地,培育绿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助推石化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强化行业节能提效,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升级,加快绿色工艺技术、节能设备推广应用,推动能量系统优化、公用辅助设施改造。持续深化“化工围江”整治,因地制宜、合理有序规划项目布局,严禁在沿江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助力建设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到2025年,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调整至40%以下,炼油、烧碱、乙烯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分别达到30%、40%、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加快退出,基本建成湖南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引领区和长江经济带化工新材料绿色发展示范区。(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重复列出)

2.加快培育战略低碳新兴产业。依托橡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壮大高品质合成橡胶、新兴催化剂及助剂、表面功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内高端合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培育电磁及磁力装备、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石油化工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精心打造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行业。推进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新型智能硬件、北斗卫星导航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制造。依托岳阳经开区传感器产业园项目,发展工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智慧低碳产业。依托制药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制剂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品牌,大幅提高高效节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持续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实施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

3.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陶瓷、水泥等建材行业能级跃升,努力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实施工业燃料和原材料清洁替代行动,对以煤炭、石油焦、重油、渣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燃煤锅炉,全面推进天然气、电能、工业余热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业清洁生产,在现代石化、能源、建材、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化学原料药、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实行“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和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改造。推动工业企业采用轻质化、无害化原辅材料,鼓励建材企业将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作为原料,在水泥行业推广使用粉煤灰替代石灰质原料和普通混合材料。加大废纸利用比例,高效利用制浆和造纸产生的废弃物,推广文化纸、复印纸、轻涂纸、颜料整饰纸等绿色高端产品。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鼓励食品加工业使用绿色环保易分解包装,杜绝过度包装。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度,严禁违规新增水泥产能,综合运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推动沿江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散乱污”企业和“僵尸”企业处置等工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新的空间。到2025年,全面完成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打造湖南综合能源基地,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1.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重点行业减煤降碳,严格控制石化、化工、水泥、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用煤减量替代,推进企业自备燃煤电厂节煤增效。加快推进华能岳阳电厂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及灵活性改造,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加快实施节能改造,大型清洁煤电项目新增机组设计煤耗应不高于270克标准煤/千瓦时。推进热电联产改造并加强工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燃煤锅炉管控,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鼓励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因地制宜减少散煤消费,有序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行业,力争煤炭消费总量与全省同步达峰。(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全面推动天然气消费应用。强化用气需求管理,引导居民高效用气,扩大工商业用气规模,重点扩大陶瓷、现代石化、生物医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天然气应用比例,加快提升电气化水平。积极推进湘阴县大型燃气调峰电站工程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鼓励在具有冷、热、电需求的产业园区、医院、写字楼、商场等场所建设“天然气+”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加快完成“气化湖南”君山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全市管道天然气“县县通”,有序推进天然气LNG门站建设,完善城市及周边燃气高压(次高压)输配网,串联对接潜湘支线和新粤浙管道两大气源,形成多源支撑、互联互通城市气网。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显著提升,气化人口达210万。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0亿方以上。(市发改委牵头,市城管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合理控制成品油消费增量。扩大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鼓励全市客运、货运燃油汽车向电动、混动汽车升级换代。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进度,推动岳阳原油库、岳阳国家战略储备原油库建设及陆城油库改扩建工作。加快油管网建设,有序推进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复线、长岭—黄花机场航空煤油管线建设,为长岭炼化公司、巴陵石化公司、黄花机场提供原油、航空煤油双重保障。“十四五”期间,油品消费增速基本稳定;到2030年,力争成品油消费量达峰。(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平江、汨罗玉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服务全省打造国家千瓦级抽水蓄能试点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以系统消纳为核心,合理优化项目空间布局,积极探索“新能源+储能”开发模式。选取工业厂房、立面屋顶等区域,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建设。优选光照条件较优的县市区,采用农光互补、林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方式协同推进集中式光伏建设。推动资源禀赋较优区域适时开展风电项目建设。科学推进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强化生物质发电项目区域统筹,完善农林生物质和生活垃圾集运体系,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重点推进临湘市、岳阳县、屈原管理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和岳阳市、平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广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地表水、污水水源热泵利用,鼓励在资源适宜区域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探索构建包括地热能在内的集中供能模式。加速推动全市氢能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氢能“制、储、运、加”全流程产业链,推进氢能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进一步提升,制氢能力力争达15万吨/年。(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资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推进现代化智慧电网建设,积极配合1000千伏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岳阳段建设,推动岳阳500千伏、220千伏等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助力全省构建大受端、强结构、高灵活的输电主网架。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和城市电网结构,推进220千伏、35千伏变电站改建、扩建、新建,满足新增负荷需求。加快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智能互动、服务多元”的岳阳现代化智慧配电网,全面提升电网感知、调配、应用能力,满足电动汽车、5G基站、分布式能源、储能等多元用户接入需求。努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依托平江、汨罗玉池抽水蓄能电站投产,缓解省内电力调峰压力,支持园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设,鼓励新建新能源项目合理配置储能电站,重点推进湘阴县储能电站及配电设施项目建设,大幅提升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北部依托昆山变电站、岳阳北变电站、华能岳阳电厂,南部依托罗城变电站的岳阳环网供电格局,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弃风弃光率小于5%。(市发改委牵头,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控能源消费强度,提升能源消费利用效率。

1.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落实节约优先方针,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目标任务的衔接。突出强度约束,对县市区、重点园区“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重管理。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用能预算管理与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考核的衔接,实现能源优化配置和精细化管控。(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全面深化节能提效。切实推进节能管控,把节能提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化能源利用管理,重点督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建设完善功能更齐全、反馈更及时、效率更突出的能耗监测系统,探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响应低碳政策,探索实施企业碳排放情况摸底。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全面推动变压器、电机、水泵、工业锅炉等通用设备能效提升改造,提高设备能效标准。大力推广节能先进适用工艺设备,新建项目主要用能设备原则上要达到能效二级以上水平。开展重点行业能效对标行动,推动现代石化、建材、煤电等对标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打造先进单耗产品试点示范。强化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智能化革新,强化企业能源替代。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增效,推动既有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改造,提高现有设施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两高”项目管理要求,统筹建立“两高”项目台账,准确核实项目类别、项目能耗等信息。强化新上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落实涉煤项目等量替代要求。进一步规范新建、改扩建项目节能审查,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和竣工验收标准。建立清单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梳理“十四五”拟建、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两高”项目,实施滚动更新、动态管理。强化“两高”项目节能监察,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对违反产业政策、违规审批和建设的存量项目依法从严查处。探索推进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进“两高”项目环评试点,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从源头严控碳排放增量。(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1.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港口、船舶电动化,率先将城陵矶港建设成为全国内河绿色循环低碳港口,推广船舶岸电、水上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等清洁能源技术应用,重点推进1000吨级以上普通货物码头岸电工程,将云溪道仁矶码头、寡妇矶码头、临湘儒溪码头及华容东山码头纳入岸电工程规划,打造具有岳阳特色的绿色低碳港口。提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交通枢纽站场绿色化改造,建设快速公交道、慢行系统专用绿道、绿色高速公路,配合完善城际交通客运体系,强化长沙—岳阳多式轨道交通衔接,加快形成大容量快速铁路客运系统,降低城际出行小汽车分担率。依托三荷机场改扩建工程,推动机场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千吨级(普通货物码头)以上泊位的配备岸电率达100%。(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城运集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中长距离客运结构,有序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等客运系统有机衔接和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加强道路客运集散与普铁、民航相衔接,稳步提升铁路客运比例,加快形成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客运系统。改善货运运输结构,大幅减少长距离公路货运运输,构建以水运、铁路为主导的绿色货物运输网络体系。推广绿色物流,重点依托胥家桥综合物流项目打造绿色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发展城市绿色货运,深化岳阳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重点发展现代水运服务,充分利用岳阳港口优势,发挥水运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等优势,提高水路货运分担率,从结构上实现节能降碳。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依托岳阳港的集聚优势,建立以城陵矶新港为起运港的铁水、公水联运系统,在运输单据、作业流程和交接环节,探索以铁水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实现岳阳始发货物“一单到底、全程负责”。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40%。“十四五”期间,水运以及铁路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中承担比重年均增长约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约15%。到2030年,基本形成与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需求相匹配的集疏运体系,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和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市交通局、市口岸办、市国资委、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绿色交通装备应用。强化道路客运车辆升级换挡,推广使用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电动车、LNG车等节能环保车型,推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优先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加快长途客运大巴向清洁能源汽车更换步伐,鼓励园区、生产企业实施作业车辆新能源替代,提高厂矿企业内部作业车辆电气化水平,探索新能源车辆政策优惠及补贴措施,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全面推动货运车辆厢式化、轻量化、低功耗发展,加快推进厢式车、集装箱车及专用车等标准化运载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绿色水运模式,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安全有序推进天然气、生物质柴油、燃料电池、LNG等清洁能源在水运行业的应用。到2025年,全市新增公交车辆均使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营运车辆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5%,营运船舶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5%。(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构建综合运输信息化体系。深化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高新技术多元融合与应用,科技支撑全市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监控摄像头、车路协同、5G车联网等交通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导建设绿色智慧货运枢纽。深化交通信息化服务管理,建立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全面发挥调度中心在运行监测、行政执法、智慧物流、应急指挥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打造岳阳市交通信息化服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物流发展服务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完善绿色交通治理体系。严格执行营运车辆准入机制,推动落实货运车辆综合检验、尾气排放定期检验、安全性能定期检验“三检合一”制度,加强货车运输过程的抑尘设施应用,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确保在用车辆能耗和排放达标。积极推广绿色汽车维修技术,不断提升汽车维修行业环保水平。全面开展交通运输节能降碳监测工作,对全市重点交通运输用能企业实施动态清单管理,引导和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制定实施节能降碳规划计划。研究制定绿色交通节能降碳情况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奖惩机制。深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治理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创建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加快城乡建设低碳发展。

1.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积极推进城镇绿色住房建设,加大城镇新建住房中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力度,逐步提高新建住房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结合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鼓励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酒店、商业综合体等既有建筑实施电气化、绿色化改造,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加强地热能、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质能、污水热能、储能技术、智能微网和智慧控制系统在建筑施工建设和运行中的应用。合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积极布局和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覆盖率达到100%,建筑节能达到85%以上,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引导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拥有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的绿色建材龙头企业,推进绿色建材工程应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和推广应用机制,积极探索绿色建材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应用模式。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打造绿色建材生产示范项目。加速推进岳阳市钢结构装配式住房建设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功能在钢结构装配式住房项目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的商品住房逐步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鼓励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地区和龙头企业先行先试,积极稳妥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房试点项目建设。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新建装配式住房面积占新建住房面积比例、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房面积占比均达到 5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资规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建筑运营能耗监管。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推行建筑能耗测评标识和能耗限额管理,分类制定公共建筑用能与碳排放限额,落实能耗奖惩措施,强化建筑物所有权人、使用人、管理人管理责任。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降低能源水平,推动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1.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道路绿地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加强乡镇绿化建设,提高乡村绿化水平。实施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增加长江岸线林草覆盖,实现沿岸应绿尽绿,建设长江岸线绿化生态廊道。加强高标准示范林、君山马拉松赛道等岸线复绿工程管理经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目标值稳定在45%以上,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700万立方米。(市林业局牵头,市资规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巩固农业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合理控制化肥、农药等使用量,推进节水灌溉,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高价值化利用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升级污染防治设备,推广使用农田废弃物收集池、生态拦截沟和杀虫诱捕器。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发挥湿地固碳作用,加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湿地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实施退耕还湿和驳岸生态改造工程,开展杨树清理迹地修复,治理芦苇湿地。加强湘阴洋沙湖—东湖、汨罗江、新墙河、华容东湖、平江黄金河、云溪白泥湖6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资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有序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建设,开展森林、湿地、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开展固碳树种研究,完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的防控,严格贯彻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防范非法占用和开垦林地,减少森林碳排放。开展洞庭湖湿地生态监测,加强湿地综合管理,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市林业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市资规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推动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工程。统筹布局园区产业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围绕工业副产品深加工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强规划引导、入园评审和链式招商,导入产业链延伸关键项目,不断促进物料闭路循环,构建符合园区特点的循环产业链。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集中供暖供电。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共生利用,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建设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及回用设施,提质改造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收集、排江管网,实现中水循环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推动建立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厂,实现废物综合收集处置。加强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创新创业中心、仓储物流平台、监控信息中心等。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放宽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进小区限制并规范管理,推广智能回收终端,规范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秩序。加强大宗固体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促进现代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链补链延伸,拓宽废弃物共生利用途径,最大程度实现固废园内消化。积极推进岳阳静脉产业园、汨罗大宗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现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集聚。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促进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转型结合,支持岳阳自贸片区探索开展数控机床、通信设备等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复出口业务。(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资规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农用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推广普及农田机井电排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集约化育苗,提升农业生产节能和电气化水平,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一批生态农场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联合体。在种植、粮食存储、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广电烘干、电加工,提高生产质效。在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田头预冷、贮藏保鲜、冷链物流。在畜牧、水产养殖行业推进电能替代,提升养殖环境控制、精准喂养等智能化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严格执行国家、省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的有关规定,鼓励使用可再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等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产品,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电商与生产商合作,实现重点品类的快件原装直发。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加大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提质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鼓励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作为固废处置补充手段,推动水泥行业能耗减量替代,加快推进建筑生产垃圾固废处理。(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创新科技降碳方式。

1.开展低碳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立足现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湖南高分子材料产业园等省级以上园区,积极搭建园区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实现应用成本大幅下降。依托岳阳氢能城市建设,积极推广氢能、高端电磁能、新型动力、储能等前沿技术,重点突破火电机组提效降碳、先进输配电新能源开发等关键技术,推动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科技攻关路线。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企业牵头承担“双碳”科技项目的比例。(市科技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先进技术本地应用。大力推进城陵矶氢能创新核心区、云溪氢能绿色化工等特色氢能产业园建设,合理规划加氢站布局,开展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推广,支持石油化工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成立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对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吸收,降低绿色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成本,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营造低碳生活新风尚。

1.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创建低碳机关,优先采购新能源公务用车,使用可再生办公用品。创建低碳商场,针对餐馆、酒店、食堂等餐饮领域,引导实施“瓶改电”“煤改电”,提升节能、环保等可再生产品使用比例。推进校园低碳化和居民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合理布局建设公共绿地。建设低碳新农村,鼓励开展新能源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低碳产品下乡活动。利用多样的媒体途径宣传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先进典型,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公众合理关切。(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普及低碳生活方式。通过电视、公众号等多途径定期推送低碳生活小知识,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广绿色照明、高效家电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居民消费绿色升级。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宣传平台,推行精简高效会议组织模式,推广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组织方式。推广低碳旅游,制定发布绿色旅游公约和消费指南,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减少一次性日用品使用。加大政府购买绿色节能产品的力度,引导城市居民优先采购绿色低碳产品。积极开展碳积分、碳普惠、碳币、碳信用、碳足迹等制度探索。(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广电局、市机关事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推动试点示范建设,促进市县协同达峰。

1.建设县市区碳中和示范区。在君山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等能耗较低的区域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编制碳中和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降碳目标,基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发展情况、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提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不同领域降碳措施,从使用零碳能源、减源、增汇三个方面推动区域实现碳中和。(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在全市社区、园区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示范试点建设基础上,深化开展绿色低碳社区、乡镇试点工作。将低碳理念贯穿于社区、乡镇建设全过程。加快推进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国家级低碳试点园区建设,依托岳阳农业科技园争创岳阳国家农高区,积极推进胥家桥绿色示范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低碳园区,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试点示范评选。(市发改委牵头,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物流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氢能试点示范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文环境等优势,引进知名氢能企业和机构进驻,打造集生产、生活、会议、展示、教育、科研于一体的“氢能社会示范区”。将环南湖带建设成为展示氢能应用的示范区。依托城陵矶新港区、云溪氢能绿色化工核心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等核心区域的氢能资源、产业、交通优势,持续布局重点氢能产业项目和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氢能绿色港区(绿色氢能港口建设示范项目)、氢能绿色航道,将岳阳沿长江区域培育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带、长江经济带主要氢能产业基地。(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城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统计核算能力体系建设。按国家、省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区域和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能源计量、统计、监测制度体系,建立碳排放相关部门会商共享机制,提升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等领域原始数据精准度。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品种和指标分类。强化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服务功能,制定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发布制度,推动能源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低碳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岳阳自贸片区建设省级双碳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推进遥感监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碳排放实测领域的应用。

(二)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各相关部门按照风电、光伏、生物质、地热等不同种类,制定新能源开发审批流程。发挥规划对新能源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新能源项目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建设规模指标。督促电网企业按照“简化手续、应并尽并、提高效率”的原则明确并网流程。支持各县市区积极申报国家、省相关新能源开发试点。

(三)完善财税价格支持政策。发挥现有专项资金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加大对碳达峰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充分用好国家电价改革政策、省级关于绿色低碳领域的价格支持政策,通过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引导节约用电,优化电力消费行为。落实碳达峰相关税收优惠,开展税收精细宣传辅导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四)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配合碳市场建设,按照国家碳排放权交易部署,配合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复查、配额分配、监督履约等工作,鼓励节能降碳企业积极利用国家自愿减排管理平台,开发碳资产,参与碳交易。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加强不同市场机制间的衔接。建立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探索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范畴。发展节能服务行业,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改造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提升需求侧用电节约管理能力。

(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绿色企业(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入库企业和项目的融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重点对碳减排项目给予授信支持。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力度。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牵头,整合低碳、节能等政府相关支持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碳减排项目落地。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岳阳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协调解决碳达峰行动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市相关部门和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重点推动碳达峰标志性工程(见附件)建设,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鼓励开展近零碳、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低碳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二)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碳达峰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明确各重点部门、重点区域、行业主管机构的责任清单,健全责任体系。持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落实。实行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将碳达峰碳中和年度报告、中期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三)开展能力建设。鼓励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国家、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队伍的专业意识和业务水平。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平台,培育一支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专业技术队伍。从各行业领域遴选专家,组建岳阳市碳达峰碳中和智库和专家委员会,参与岳阳市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研究,为政府决策研究和领域内前沿科技研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风险防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统筹处理好减污降碳与全市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做好重大风险研判和应急预案设计。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应急响应能力,做好能源换挡期保供工作。积极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确保安全降碳。


Copyright © 2020-2022 绿色视界 版权所有
电话: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南大街 备案号:冀ICP备2021011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