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绿色视界 > 行业碳说

碳中和及储能背景下 千亿氢储能市场一触即发

发布时间:2023-05-04 11:40|栏目: 行业碳说 |浏览次数: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持续上升,新型能源结构转型催生储能需求。电力行业成为碳交易市场的先行试验田,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向新型能源结构转型,可再生能源装机迎来高增,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4成。风光发电具备波动性,新型能源结构下催生储能需求,其中长时储能需满足大规模应用和时间边际成本低的特性。

  氢储能将成为长周期、大规模储能场景的最优选择,是非电能源消费领域碳中和的关键。氢储能属于广义储能,利用风光富余电能电解水制氢,在终端应用环节直接使用的方式。氢能大规模应用和时间边际成本低:1MWh储能下度电存储成本只需1300元,低于锂/液流电池1500/1400元;扩容成本低于蓄电池类,氢储能扩容仅需增加储氢罐而非使用资源矿,并且无自衰减更适配长周期储能。此外,氢能是与电同等重要的二次能源,是非电能源消费碳中和的关键。非电能源消费占比过半且大多为碳排放大头,非电能源消费领域的脱碳关键在氢能。上游侧耦合风光设备电解水制氢,可解决可再生能源电消纳及上网问题,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正逐步落地,而下游多样化零碳应用将打开需求侧市场。
  氢储能对应电解槽市场千亿规模,碱性率先起量、PEM后起更适配风光。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氢储能需求量测算,预计2030年储能领域电解槽累计装机57GW,对应绿氢约230万吨,千亿市场规模。电解槽技术方面,碱性电解槽率先起量,长期看PEM电解槽有望开启替代进程。主流电解槽分为碱性电解槽(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和固态氧化物电解槽(SOEC),前两种已商用化,SOEC仍处向产业化过渡状态。当前示范项目推广下,购置成本为首要因素,碱性电解槽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前占比超九成;逐步向市场化运营发展下,全生命周期成本为关键,当PEM成本为碱性成本3-4倍时,两者可实现制氢成本基本持平,当前80%ALK+20%PEM两者混合搭配是成本最优解。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 2020-2022 绿色视界 版权所有
电话: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南大街 备案号:冀ICP备2021011267号-2